商务周刊:手机新三国演义(二)

2019-03-02 23:45|来源: 网路

  Google粉丝

  作为市场的新进入者,开放和免费是Google的两大利器,但同时也为Android平台和Google的手机战略的未来,带来了最大的不确定性。

  和苹果的“App Store”一样,G1也有自己独特的Android Market,提供第三方应用。但目前Android Market的具体商业条款仍然没有公布,G1所提供的应用全部免费。

  没有商业模式,Google靠什么吸引开发者?在G1上市前,甚至没有实际项目积累和实际的运行环境,基于Andoid的应用开发如同空中楼阁——谁愿意为一年后的应用买单呢?

  Google的办法是悬奖征集应用。2007年11月13日,Google正式向全球程序员发出英雄帖:宣布举办总奖金为1000万美元的Android开发者大赛,邀请开发者们为业界第一个完全开放并免费的Android平台开发移动应用,优胜者将获得2.5万美元至27.5万美元不等的现金奖励。

  Google很快从70多个国家的开发人员那里收到1788件软件作品。屠程远是同学和朋友眼里的技术狂人,也是Google Andrroid平台的支持者。他和自己的团队杀入第二轮,获得十万美金奖金。

  屠程远参赛的直接原因是Android SDK的第一感觉让他十分惊艳。“我接触过很多移动平台,包括J2ME,BlackBerry、Android。”他说,“在看到Andrroid的SDK工具包后,我发现对想转到移动平台的JAVA程序员来说,转向Android平台是代价最小同时收获最大的选择。”

  但初赛结果出来后,屠程远的作品没有入围前五十名。与大多数参赛者提供的应用程序不同,他提交的rcpandroid项目实际上是程序开发的框架,是一个开发工具,而入围的作品都是那些应用程序。

  今年5月,屠程远把自己的程序放到Google论坛上开源,他相信其他程序员知道这个工具的价值。Google论坛是Google提供给参赛者的一个开发平台。

  不久就有一个印度团队找到他,邀请他一起参加第二轮比赛的软件开发。这个名为Cooking Capsules的项目是由一个美国女孩提出的,主要功能是通过手机联网看菜谱,项目牵头人是找到他的印度人,另外两个成员分别来自保加利亚和荷兰。中间又有一名来自英国的同行加入,几个伙伴利用Google开发者社区互相联系,并利用时差来提高效率,三个月时间,他们完成了第二轮的开发。

  在Android追随者看来,尽管G1在硬件上与iPhone仍有差距,界面也没有那么酷、炫,但Android手机终将战胜苹果或诺基亚。“因为硬件和手机界面的差距可以由逐渐加入的其他手机厂商弥补,而平台的开发便利性是最重要的。”屠程远说。

  当然目前iPhone在开发便利性上也领先Android,从苹果的MAC机上移植下来的开发工具,提供了比Android更丰富的功能。但屠程远认为,基于Java的Android平台不久就可以超越,因为Java是目前最好的、最成熟的平台,应用最广泛,资源丰富,编程简单,可移植性强。

  而且,Android提供了更加宽松的商业政策。相比之下,苹果对于进入App Store必须具备的条件秘而不宣,对退回应用程序申请的理由又说的语焉不详,连苹果的退件函据也受保密协议保护,使开发者无法利用信息交流彼此协助。

  Google会是最终的胜利者吗?这不是很快能知道答案的问题,但谁也不敢忽视Google,因为他为自己争取到最多的同盟。正如去年11月5日的手机策略发布会上,Google公司CEO埃里克·施密特所说:“今天的发布,比媒体此前揣测的任何Google手机都更具雄心。我们的远景是,推出一个强大的操作平台,驱动成千上万种手机品牌。”

  受制于运营商

  埃里克·施密特一定没有听过这样一句中国古话: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沈子信对于Google手机的未来并不看好,因为在他看来,“只提供平台,不整合产业链,最终必然受制于人”。

  沈子信的担心不是多余的。在向Google提出采访要求前,本刊先调查了国内几家希望为Android开发应用程序的软件公司对Google的期望。对于第三方开发者来说,最担心的是Google推进Android的力度和决心到底有多大,而运营商很显然不希望这个平台真正成为开发者的乐园,而更希望掌控在自己的手中。

  屠程远也有这样的担心,他认为运营商正在影响Google的初衷:在最初的SDK工具包中具软件包自动加载的功能,已经在最新版本中被关闭。他认为原因不仅仅是出于对系统安全的考虑,更大可能是因为运营商想控制应用程序的安装。

  在运营商的主导下,直到10月22日,作为基于Linux的开放平台,Android源代码才兑现承诺,开放大部分源代码,而包括中移动在内的运营商开发者早已经有了源代码——运营商作为大开发商保持了对普通开发者的优势。而且,和iPhone一样,G1中的摄像功能也被去掉,因为运营商不希望这个功能影响自己的视频通话业务。

  与苹果、诺基亚不同,Google不掌握这个行业产业链的任何一环,在手机能带来真正的广告收入之前,我们不好预测其对Android的热情能维持多久。实际上,市场咨询公司J. Gold Associates总裁Jack Gold,曾在三个月前预测Android操作系统将与Symbian合并,当时他在报告中指出了Android出现的一些困难和问题。

  但是现在他拒绝就此发表意见,只是对《商务周刊》指出,与PC桌面系统不同,手机市场是很碎片化的,而且这种分散状态会持续较长时间,所以不太可能出现单一平台一统江湖的局面。他说:“我们可以预期同时存在3-4个主要手机操作平台:Symbian,Windows Mobile,Android(或其他开放平台)以及Apple iPhone。”


  诺基亚的敌人们

  难当重任的5800

  一年多来,由iPhone掀起的触摸屏热潮让手机厂商辗转难安。研究机构NPD日前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iPhone是美国市场今年6—8月的智能型手机销售冠军,市场占有率高达24%。

  当先行者大受欢迎,那么他就成为一种事实上的标准,无论其他人原来有着怎样的完美计划。现在对诺基亚来说就是这样,要在智能手机市场上挡住iPhone袭来的热潮,必须拿出和iPhone一样的触摸屏手机。

  加拿大智能手机制造商RIM不久前宣布,将在今年年底推出触控式黑莓手机BlackBerry Storm迎战——尽管无法让消费者以多点触控的方式操纵屏幕(谁都不能这样做,因为苹果对此申请了专利)。此前诺基亚坚定地把触控式手机排除在自己的主流产品线之外,但10月2日也不得不发布了代号为5800的触摸屏手机,全球建议售价为279欧元,预计在今年第四季度推出。

  作为首部采用S60第五版新系统的触控式手机,诺基亚5800将主打影音娱乐市场,除支持Xpress Music外,还内置诺基亚“Comes with music”功能,用户可以免费下载音乐。

  5800并非基于Symbian基金会平台,与iPhone和G1所提供的服务比起来也显然逊色,但对于诺基亚仍然有着重要意义。至少这款产品能够在外观和性能上与iPhone和G1匹敌,在一定程度上阻挡市场新秀们公然蚕食传统智能手机领域。而且,诺基亚负责设备业务的执行副总裁凯·奥伊斯塔莫指出,当前诺基亚S60平台开发的应用将与Symbian基金会平台完全兼容。也就是说,5800可以与将来SPhone平滑过渡。

  奥伊斯塔莫说:“应用开发人员现在就可以开始为 Symbian平台开发应用。从一位开发者的角度来看,所有的一切均已准备就绪。”

  花4.1亿美元推出开放平台,诺基亚当然希望两年后的Symbian手机上也能有与iPhone和G1匹敌的酷功能,但目前不会有程序员真的开始着手进行这一工作。

  大多数人对于诺基亚的Symbian开放平台持观望态度。首先对于程序员们来说,现在还没有市场;一些崇尚黑客精神的程序员对开发Symbian应用不感兴趣,“这么多年了,谁看过诺基亚上跑应用?”

  一位正在开发Android应用的国内程序员表示,与Android和iPhone相比,Symbian这款老平台的软件编写会更加麻烦,但正是因此,一直以来S60的程序员都能拿到满意的薪水。他也和普通程序员一样对Symbian系统很陌生,“苹果是用的C语言,Android是JAVA,我们适应一两个月就能转过去,至于Symbian,我还不知道是用什么开发工具”。

  诺基亚落伍了?

  《连线》杂志不久前列举了用3G版iPhone来完成的8件趣事,其中之一是上迷你博客,内置带GPS功能的地图工具。有一个紧急按钮,只要一按就可以将你当前的位置发到Tweet上。这个功能在某些情况下特别有用,比如你碰见交通肇事逃逸或者遭到国际恐怖组织绑架。

  很荒诞但也很有趣吧?再看看这个:你的手机内置的软件可以结合GPS技术,通过查询在线犯罪统计数据库,当你进入到一个犯罪率高发地区时,软件会将安全提示从绿色变成红色,并弹出一个图标,希望用户在线购买生命保险。

  有点幼稚。但考虑到这是12年前的设计,就不那么好笑了。这是1996年诺基亚一款名叫“dangerometer”的软件。

  除了手机制造上大获成功,近10年的时间里,诺基亚是推动无线应用潮流向前发展的最坚实商业力量。只是基础条件并不允许诺基亚在全球销售手机,开拓这个新市场。其中最为关键的投资当然是系统平台。在Symbian上的三次出手,充分显示了诺基亚是一家深谋远虑的公司。

  1998年,微软推出花费5年时间研发的手机版视窗系统Windows Mobile,微软的野心是凭借视窗操作系统的垄断,确立其在手机操作系统的地位。为了对抗微软的手机图谋,1998年6月份,以诺基亚为核心的反微软阵营Symbian正式成立。此后三星公司又成为诺基亚的心腹大患,为避免三星在手机操作系统领域处于领先地位,2004年诺基亚控股Symbian。

  今年6月24日,在Symbian成立10周年之际,为对抗Google及其Android平台,诺基亚全资收购Symbian平台,并在发布会上展示了部分最新开发成果,包括电子地图、室内搜索、无障碍通信等基于无线互联网的服务。

  5800也有与苹果和Google对抗的其他东西,比如其提供的音乐服务ComesWithMusic与iTunes相比毫不逊色,甚至更胜一筹。目前苹果的iTunes软件在正版网络音乐中占主导地位,80%从网上购买正版音乐的用户均使用iTunes软件。也许ComesWithMusic将终止iTunes的脚步。诺若亚通过以折扣价格从唱片公司取得音乐版权,购机者可以直接登录唱片公司的网站免费下载歌曲。很快英国的5800用户就可以享受这一服务。对于那些想拥有随身携带音乐服务的用户,下载的音乐可以永久保留在自己的手机或电脑上,只要你有足够大的硬盘空间。

  这一业务也大受唱片公司欢迎。华纳、环球唱片和索尼BMG音乐已经分别与诺基亚签约,加入ComesWithMusic计划中。一些分析师估计,唱片公司可以每月从每部5800手机中获得4英镑费用,每100万台诺基亚手机可以为其带来近5000万英镑的年收入。

  诺基亚及其合作伙伴没有透露这项服务的价格,不过他们认为这项业务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诺基亚音乐业务全球负责人利兹·施梅尔说:“我们认为,这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长期提升诺基亚的营收。”

  对苹果来说,诺基亚明显是在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方式挑起战争。


  互联网之门

  移动通讯领域此前最成功的行业领袖诺基亚,自然远比其他人更先知先觉。2000年,诺基亚推出了一个供用户下载小段音乐铃声的网站。当时Google还只是一个诞生只有两年、人数不到150人的小公司。据说那时的诺基亚可能就看出,在销售手机的同时,销售内容及服务将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业务拓展方法。但当时运营商认为这一业务应该由自己来做。

  可以说,诺基亚已经为移动互联网时代做了近10年准备。去年年底,诺基亚正式宣布从手机制造商向互联网公司转型。诺基亚的组织架构也随之进行调整,形成终端部、服务与软件部和市场运营部等三个部门——服务与软件史无前例地被提升为一个独立部门,并摆在了与终端部平行的位置。

  在此之前的2007年8月,诺基亚推出了一个名为Ovi的互联网服务品牌,Ovi在芬兰语中是门的意思。诺基亚希望,作为开启互联网的大门,Ovi将手机、电脑和互联网融为一体,为诺基亚手机用户提供音乐、图片、地图及其他内容的服务。

  就在收购Symbian的前一天,诺基亚还宣布收购了一家德国的社交网站Plazes,Plazes服务特色是能够识别网站用户的地理位置,用户可以利用位置信息安排他们的社交活动。去年10月1日,诺基亚又以81亿美元收购美国数字地图供应商Navteq,这是诺基亚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收购交易之一。

  早在ComesWithMusic服务推出前两年,诺基亚公司宣布以6000万美元收购营收只有2700万美元的Loudeye公司,当时的Loudey是与iTunes竞争的全球最大的独立音乐销售平台。

  IDC分析师科沃基安指出,即使目前ComesWithMusic的利润尚不大,但由于当前诺基亚正处于转型期,作为Ovi的一项重要新业务,ComesWithMusic的发布也具有重大意义。

  显然,诺基亚要建立一个移动互联网内容王国,并已经为此精心布局多年。从这个角度看,开放的Symbian和触摸屏手机只是其中两块拼图,甚至只不过是应对眼前竞争的应景之作。毕竟在苹果和Google的推动下,无线互联网这辆过山车看起来在不断加速,iPhone和G1的热销让诺基亚担心,过山车会不受自己地控制沿着前者的轨道绝尘而去。

  在大谈Ovi以及向互联网转型的同时,诺基亚对于未来的业务细节保持谨慎。尽管如此,也不难看出诺基亚的战略意图。其互联网宏图大致分为四步:建立和开放平台,吸引软件开发商、增值业务提供商,只是起始的两步,苹果和Google也还都只走到这里,接下来,诺基亚将以Ovi为核心的系统解决方案推销给运营商,这些服务通过运营商的网络接入,再经Symbian手机落地。最后,诺基亚显然希望由自己收取服务费。

  这样的战略定位,等于将自己置于运营商的对立面。欧洲运营商们早在2000年就开始移动互联网的大田试验,许多公司因为购买3G牌照而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法国电信、德国电信和英国电信这三家公司的债务总额达到了1300亿美元。之后的几年间,他们又为建造3G网络投入过千亿美元。巨额投资要想获得回报,只有在3G时代提供增值服务,而不再仅仅收取流量费。但受网络速度、应用、需求、硬件等诸多因素互相制约,这块试验田一直没有带来收成,变成了巨大的烂泥田。

  运营商会在收获的季节将果实拱手让给诺基亚吗?哥本哈根的移动咨询公司Strand Consult负责人约翰认为,分享是必要的:“全球的移动运营商都对网站、服务及营销进行了巨额投资,这是一场灾难。没有单独的一家公司可以凭借‘围墙花园’策略取得成功,‘围墙花园’策略把用户限制在一个封闭的服务内,而不是面向开放的互联网。”

  与8年前相比,诺基亚将会得到一些来自运营商的支持。欧洲的移动运营商一直密切关注诺基亚的举动,因为它们自己提供的音乐商店及其他数据服务均没有获得成功,而诺基亚5800的ComesWithMusic看起来前景光明。没有此类服务,运营商就很难希望用户每月消费高额的数据费。

  但是,大型运营商会同意由诺基亚代替自己推出这些内容服务吗?《商业周刊》近期文章中预测,如沃达丰和Orange这样的大型运营商可能会极力阻止。

  我们预测,中国移动这样的垄断运营商肯定也没有那么慷慨。对比中移动和诺基亚的3G战略,不难发现目标几乎完全相同:中移动声称要成为综合信息服务商,并大谈服务业务是运营商未来的生存之道。

  诺基亚是一家非常善于转型的公司,从制造销售手机到卖服务的跨度,不会比从生产木浆到通信线缆更大。但诺基亚这次能成功吗?和Google的超然态度正好相反,诺基亚希望掌控的太多。但郭昕还是将自己的一票投给诺基亚,他再次强调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的重要性。“在这一点上,垄断性运营商无法与诺基亚匹敌。”他说。

  在苹果的推动下,诺基亚和Google两大通信和互联网行业的传统霸主迅速完成了自己在移动互联时代的布局。两家公司都希望成为巨无霸,诺基亚希望控制和提供所有应用服务的野心,正如Google在传统互联网时代正在做的;而Google意图将Andriod打造成移动互联时代的Windows。

  作为新进入者,Google可以推出一个全新的、技术更有优势的平台——Andriod。由于缺乏通信行业经验,Google的选择又只能是搭建这样一个供人跳舞的平台,而不去控制产业链的任何一环,Google会不会反过来被产业链中原来的强势公司电信运营商所控制?Andriod会不会被拥有绝对领先的平台整合?作为通信行业霸主的诺基亚,在通信领域的传统优势和深刻理解让它相信自己可以控制其中最关键的应用环节——成为一家更类似于“应用运营商”的互联网公司。但诺基亚面临的问题是,这也是传统电信运营商的地盘,而且像苹果这样以应用为优势产品的公司也在加速侵蚀。

  当PC时代的互联网格局被改写的时候,我们会看到怎样的新格局呢? Google=微软?诺基亚=Google?现在很难判断,因为一切还只是开始,两家公司还有太多的事要做,我们只知道,苹果,应该还是苹果。


  服务是移动互联平台竞争的关

  ——访IDC大中华区总裁郭昕

  《商务周刊》:新一代手机的竞争已经不仅局限于硬件,更体现在iPhone、Andriod和Symbian这三大标准平台之争,这与过去的产品层面竞争有怎样的区别?

  郭昕:9月初,IDC联合SOA中间件平台提供商普元软件共同发布了《软件商成长路线图》白皮书,其中指出,技术平台及其与产品平台的分离,正是当前软件开发商竞争力得以差异化并提升的战略重点。

  对于其他行业也是这样,实际上,在技术开放的今天,当把技术作为一种生产要素来看时,技术本身已无法让开发商产生差异化。客户最终需要的是应用解决方案——只有那些对客户业务有着精深理解,以及基于此理解有着对客户业务的抽象、建模、软件化的能力的供应商才具有差异化的竞争力。所以我们看到,全球大型软件公司都已经完成了产品的平台化过程。

  托马斯·弗里德曼在《凌志车与橄榄树》一书中从另一个角度诠释了全球化,即三个民主化和五个加油站。三个民主化,跟政治上的民主化概念不一样,弗里德曼所谓的民主化,就是人人都能得到,不再成为壁垒。未来经济的发展,资本、技术和信息都将被民主化。

  资金就不用说了,现在已经是钱找项目,而不是项目找钱的时代。除了航天等军事领域,靠技术领先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在20年前潘石屹发短信说“人傻钱多速来”的时候,信息是最重要的,但现在的信息社会,所有人都知道什么地方有钱。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什么才能成为企业的核心能力?弗里德曼通过不同国家的5个加油站来对比不同服务意识,并借此说明在“民主化”时代服务意识、服务能力的重要性。对于企业来说,只有企业的文化是别人无法模仿的。

  其次,平台竞争的另一个关键因素是企业整合资源的能力。整合资源最好的模式就是搭建一个平台,让所有的人都上来跳舞唱歌,他们都不属于你,但是为你服务,你永远赚钱。比如沃尔玛没有任何核心技术,沃尔玛所做的事美廉美、超市发都能做到,但是为什么他们没有做到沃尔玛的规模呢?就是因为他们没有沃尔玛那样整合全球资源的能力。

  Andriod可说是其中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Google在手机产业链中可以说什么都没有,既不是手机生产商也不是互联网接入商、运营商或者GPS卫星公司,但是Google对于网络应用有着很好的理解,有很好的服务能力,他就能够把这些人都吸引过来。我相信将来很有可能会出现不属于任何人的平台,它会是最成功的平台。

  《商务周刊》:各种平台共存混战,那么中国手机制造厂以及增值服务商应该如何选择?

  郭昕: 我非常愿意看到有能力的中国企业搭建自己的平台。像阿里巴巴、腾讯QQ都是很好的平台,还有像普元、中企动力以及易路联动都是小型公司,但是有一定的服务能力,也搭建了自己的平台,服务于小型公司。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要成为平台商,搭建平台毕竟要做很多投资。大多数公司在这种时候都要站队,骑墙战术肯定不是一个好方法,虽然有钱可以两边投,但历史上两边都投然后两边包赢的例子很少,这种投机的人很少能赢,通常是押对的人赢。

  如何判断一个平台的发展,我觉得还是要再转回来,看这个平台对全球资源的整合能力,它的服务意识,是不是有真正想满足客户需求的想法。说起来这很容易,比如说如果一方是中移动,一方是诺基亚,那很容易就可以做出选择。但如果让我从Andriod、Symbian和iPhone中选一个,确实很困难。现在看来Andriod和Symbian比iPhone稍强些。虽然iPhone先推出一年多,但是Google的电子商务和平台整合非常成功。不过话又说回来,从我们过去对互联网行业的研究来看,这个行业还很少有公司成功转型的案例,新的商业模式通常都是由新公司来创造的。比如国内三大门户网站,他们虽然也做IM,但最成功的即时通讯工具是腾讯的QQ。虽然诺基亚此前没有Google那种知识管理和平台整合的经验,但是我们知道,诺基亚恰恰是一家擅长转型的公司。


转自:http://www.cnblogs.com/lorylxw/archive/2008/11/19/1337071

相关问答

更多
  • 边锋官方的三国杀有手机版的,和电脑是联机的,但是国战好像不能玩,其他的像百度三国杀什么的现在还没出手机版的,毕竟后娘区。 如果你想从手机网页登陆三国杀,这个要用什么软件来着,因为系统不一样,手机是安卓的,曾经用过一个云电脑的组件,就是把手机改造为电脑的运行环境,有点麻烦。苹果的话,恩……
  • 三国杀断线[2022-04-02]

    今天凌晨全区维护。 亲爱的三国杀online玩家朋友们: 为了给大家带来更好的游戏体验,营造更好的游戏环境。我们将于 7月17日 0:00~3:00 对全区服务器进行停机维护,其中3区(南蛮入侵)维护时间为 0:00~8:00。届时,玩家朋友们将不能正常登录大区进行游戏,对此给您带来不便非常抱歉,敬请大家谅解。 维护时间:7月17日 0:00~3:00 维护大区:全区 温馨提示:3区(南蛮入侵)维护时间为0:00~8:00 感谢每一位陪伴三国杀online一路走来的玩家朋友们,你们的认可将是我们动力的来源, ...
  • 《象棋七日入门》——中国象棋入门丛书 ,十来块吧,很便宜。不过本人建议你优先看象棋的视频教程。许多视频网都有的,这样有人讲解你会学的更快。祝你好运,可爱的女孩儿。
  • 帮你查了,你的手机支持JAVA,你去 http://www.15651.com/这里找一下索爱W830 W850 S500等游戏看可以玩不,屏幕一样大小.
  • 刷不掉的,玩游戏的话建议你用诺基亚手机功强大。
  • 如果你买的是磨砂硅胶款的ODM表,可以考虑去修表的地方叫修表师傅帮你弄。 也可以自己弄,不过要小心点。 我买的也是磨砂硅胶的,去修表那里把表带弄短,花了2块钱,回家后心里不爽,自个拿了个大号回形针把针头对着表钢针的小孔处挑了几下,就把那根钢针弄出来了,把钢针弄出来,把表带用剪刀剪到自己适合的长度,再把钢针穿进去,把表扣装上,装表扣这里要注意,钢针的头头是有伸缩性的,先把钢针穿进小孔,再把表扣的一边先装上,接着用镊子小心的压着钢针头头,把表扣弄进去,这样就调好长度了,过程一定要小心点。 如果你买的是果冻款 ...
  • aaa 编 号 书 名 价 格 出 版 社
  • 场面宏大~画面优美~剧情……还是那样 挺好玩的
  • 不是,PACTH是什么呀你连着个都不知道,建议呢你重新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