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ON

2019-03-02 23:51|来源: 网路

今天下载了一个三分五十九秒的<<LEON>>的MV,顺便还找到了这篇影评.

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s life always this hard, or just when you''re a kid?」
 「...Always like this.」
 中文片名:终极追杀令(1994, director''s uncut version)
 导演:Luc Besson 编剧:Luc Besson
 演员:Jean Reno Natalie Portman
 Gary Oldman Danny Aiello
 类型:次类型剧情片、反类型爱情片、反类型动作片、後现代电影
      
   生活在光影之交的Leon是极有效率的「清洁工」,专门扫除社会的秽物,同时拥有工作以外一份安宁、平凡的生活。

这一切在隔壁惨遭灭门的十二岁小女孩Mathilda来敲他的门寻求避风港时改变了。
      
   薛晓岚,MS Word小公主,曾经写过几本关於微软字的说明书。在当时乱成一片的办公室攻略本市场上,随便一家中等

规模的书店,讲解Word使用技巧的书没有两打也有半百,绝大多数却是烂货,要不就是用一堆无用的图表浪费版面骗钱,

要不就是把软体的说明档生硬地翻译下来。这个小姑娘(其实是大姊姊,她比我老的)的书却创下电脑书少有的畅销记录

,原因无他,用心而已矣。她会设想一个初学者想读到什么资讯,有什么需求,最常遇到的困扰是什么,在写书时切合这

个使用者导向的逻辑,让读者能以最快、最有效的方式,找到他需要的功能使用方法,还提供很多非常实际好用的小技巧

。我的Word使用概念就是靠她的书建立起来的,多少使得那个大而无当的烂程式还不至於完全不堪使用。
      
   当【The Word Book 95】改版时,她在再版序里提到【终极追杀令】。那是我第一次知道这部电影的存在。她叙述了

最後Mathilda把Leon的树种在土中,让它生根。「Leon死了,Mathilda和这棵树,又开始一段新的生命。」还没看到电影

,就觉得这个意象很美,有点凄凉,但并不哀苦。
      
   然後大概过了两年。不知道话头怎么带到Luc Besson身上,我想起这段描述,问我朋友有没有看过。「当然有罗!好

像是高中的时候跟学姊她们去看的吧!我就是看了这部片以後开始喜欢卢贝松的。」看她那副欢喜的模样,我租了LD,在

半夜里把它看完。很不错的电影,音乐很棒,光影的处理也很有象徵性。那个时候的心理状态还算「正常」,没有太多延

伸的感觉。
      
   感谢DVD技术,我在二十一世纪所看的第一部电影,就是导演一刀未剪版的【终极追杀令】,而且是在一种非常微妙

的情境下。我,一个受到中国文化教养的台湾人,看一个由法国人饰演的义大利人,在美国讲英语,跟一个在以色列出生

的小女孩谈恋爱,而由於不会操作旅馆的碟片机,画面下方的德文字幕怎样也去不掉。Quite funny,尤其是电影里的旅馆

走道看起来跟我投宿的这间好像。
      
   被剪掉的片段如下:
   一、刚到Hotel National check in时,Mathilda告诉Leon她十八岁,Leon将信将疑。
   二、在电影进行七十分钟後,Mathilda查到凶手的姓名跟办公所在,拿著钞票要雇Leon杀他。Leon不答应,表示他厌

倦了Mathilda的游戏,不想再跟她有牵扯。Mathilda於是在左轮里装进三颗子弹,玩俄罗斯轮盘。
   「If I win, You keep me with you...for life.」
   「...And if you lose?」
   「Go shopping alone, like before.」
    Leon在千钧一发之际伸手拨开Mathilda扣下扳机的手。
   「......I win.」
   三、Leon带著Mathilda去见Tony,宣布她是他的搭档。
   四、他们第一次合作,袭击一个毒贩的家。Mathilda看到桌上的毒品,一把火烧个乾净。
   五、他们在一家高级餐厅(看起来有点像The Four Season)庆祝第一次的合作行动成功。Mathilda想要吻Leon,害

羞的他坚持不要。然後Mathilda喝掉一整杯的酒,喝醉了,歇斯底里地一直笑,搞得Leon很尴尬(这段实在是很好笑,尤

其是Leon脸上的表情)。
   六、某一次的袭击行动被识破,Leon把手榴弹丢进房间去炸人。他指著手上的保险拴,说这是「the ring trick」。

後来他用同一招解决Stansfield。
 七、Leon要去宰中国人,不让Mathilda跟。
   「You need some time to grow up a little.」
   「I finished growing up, Leon. I just get older.」
   「For me it''s the opposite. I''m old enough. I need time to grow up.」
    八、传说中的「床戏」...-_-
      
   其实,就算以没什么大脑的美式观众的美式品味来看,两场节奏清晰鲜明的动作戏也很流畅啊!就这样剪掉不觉得可

惜吗?美国人的愚蠢,真是让人不敢领教。那么一味哈美的台湾中产阶级,以及中产阶级家庭养出来的哈美大学生,美式

愚蠢照单全收,又算什么呢?套句Obiwan的名言:「Who is more foolish, the fool or the fool''s follower?」而我

,不跟著蠢蛋走的聪明人,却被逼得要跟著一堆蠢蛋看残缺不全的美版电影,实在是有够悲哀。
      
   这么多的抱怨从何而来?这是一部好电影。正因为它是一部好电影,我看到当年失落的二十四分钟时才会又激动又生

气。泰戈尔的诗作翻译成英文以後得到诺贝尔文学奖,他却不屑一顾,因为当他的诗作以更美的印度文存在的时候,却没

有得到肯定。经过翻译、意境严重打了折扣的,反而得了大奖,他觉得很荒谬。Luc Besson,以及许多被电检局、片商、

不知道什么其他权力结构里握有剪刀的谁,自以为是地乱搞一气的艺术工作者,都体会得到泰戈尔那种杜烂的不爽。
      
   但对我而言,这部电影的意义远不只此。看这部电影,对我是非常私密的经验,不能也不会与旁人分享的。看【卧虎

藏龙】,我不能客观的原因是对题材的熟悉;看【终极追杀令】,我更不可能客观,因为题材於我不是熟悉,而是太过熟

悉。曾经也有过一个那样的人,教我如何用枪,教我用枪时的视线永远不要离开枪口的延伸线。同样的人告诉我,能信任

别人是一件好事,但这跟你把BBS的帐号交给他保管的时候,是不是要先把信箱里的私人信件处理一下,有时候并没有关系

。她跟Leon一样,觉得猪通常比人还要好,所以一点也不在意被人骂做猪头。她跟Mathilda一样,不怎么喜欢自己的家人


      
   我们甚至也玩过一次俄罗斯轮盘。「There''s a really great game. Makes people nicer, starts them

thinking.」或许那是第一次,我直接认识到这个吃香蕉不吐鸡蛋皮的世界的荒谬本质。从那天开始,我真的变得更好,开

始思考。Thank you, Claire, I love you. 既然是私密的观影经验,就停在这里吧!不是我害怕自我揭露,而是我想你根

本就不会懂。别人会懂得什么呢...   
 
   【终极追杀令】是Luc Besson登峰造极之作,因为这是他唯一一部,运用视听方面的高度技巧建构人物性格以推动剧

情的电影。身为卖座导演,他一向被学院派的影评人评价为光有形式、缺乏内涵。这样的评价太粗糙也太肤浅,我稍微修

正为「华丽的形式很可惜地无法与内涵连结起来互相强化」。Luc Besson的电影,就像是一碗辣油浮在表层的酸辣锅,表

面辛辣够味但没料,里面的豆腐泡菜却嫌平淡无奇。材料本身都够好,可是酸辣的味道如果没有做进火锅料里头去,就不

能说是杰出的酸辣锅。汤头让人喷火流鼻血,火锅料却让嘴里淡出鸟来,实在是半调子。
      
   这一切的缺点,【终极追杀令】都没有。这虽然是Luc Besson玩弄华丽最少的一次,却也是他捕捉气氛最准确、结构

最严谨的一次。例如,开场的镜头是从一片绿油油的郊区森林推到NYC的水泥丛林,这个原始与现代的对比镜头暗示著本片

的後现代背景。在Mathilda种下Leon的盆栽後的收场镜,用了跟开场镜完全相同的远推镜头,不用我说你也知道这叫做「

前後呼应法」。在电影开头二十分钟,一共出现了三次几何构图重复的楼梯镜头,除了表示现代主义社会的单调,也影射

生命就像是楼梯一般,只是绕著一个几何重心一直旋转、回圈式的重复。
      
   光影的运用同样令人佩服。你看不到Leon打开房门,只看到位在镜头正中央的Mathilda脸上亮了许多,那是Leon房内

的光线打在上面的,象徵著Mathilda的救赎。另一个镜头模拟Leon的视觉:亮光一闪,原本持续在前进的视野顿然停住,

视角开始歪斜,然後在慢动作播放的速度下「快速」降到地面,呈四十五度角倾斜。原来是Stansfield在他背後开了一枪

。这两个镜头颇为经典,就算是漫不经心的观众也忘不了。
      
   Luc Besson还做到一件不可思议的事:他把纽约拍得很巴黎。而且我确定他没有挑选纽约特别美的地方入镜。紊乱的

交通、喷著热蒸汽的地下铁通风口、杂乱的人行道及店家、人潮、卖热狗的路边摊、看起来千篇一律的烂公寓...非常典型

的纽约。直到现在我还是想不出他是怎么办到的。明亮柔和的采光吗?均衡的构图吗?一些写意的慢动作的运用吗?适当

的摄影角度跟距离的掌控吗?
      
   或许最後我会发现,这个诗意的纽约不是单靠运镜塑造出来的。Eric Serra的配乐本身并未带有讯息,但跟影像结合

在一起的时候,却展现极强大的辅助效果。主题音乐肃杀气味极浓,「I like these calm moments before the storm.」

几乎所有的动作场景,都搭配了Eric Serra精心谱写的旋律,而且配合神经质坏蛋Stansfield喜爱听Beethoven的设定,这

些配乐大多是小型交响曲、有著咏叹调风格的室内乐。更了不起的是,虽然这是一部以杀手为名的杀手电影,但在没有戾

气的时候,配乐也跟著转换基调,却不会给观众突兀的感觉。在开场一段腥风血雨、鬼魅味弥漫的动作戏後,紧接的竟然

是一个清秀的小女孩出场,而背景此时充满叮叮当当的温馨柔和音乐。我简直不能相信这样接戏居然可以那么自然,这完

全是Eric Serra的功劳。乱说一下,这两场戏连结在一起的气氛,像极了【太空战士七】(Final Fantasy VII)。
      
   我在T-Wave买了电影原声片。除了歌舞片那种本来就依靠音乐而存的电影,我还没看过任何一部电影的配乐,如此紧

密而适切地跟场景、段落、剧情结合在一起的。
      
   但是你还要知道,这么漂亮的形式还只不过是包装戏里人物的彩妆。
      
   Leon是後现代的英雄(其实这样说有语病,後现代主义本身是反对英雄这种概念的)。他是纽约最顶级的杀手,我们

在开场的动作戏里被告知他杀人不眨眼、血比变色龙还要冷。戴墨镜、喜欢穿毛线帽、总是关起灯来坐在沙发上睡觉。然

而在这个任务完成之後,镜头跟著他一起回到住处,观众会发现他的生活除此之外跟一般人没什么太大的不同:他做运动

、喝牛奶、烫衣服、还会去电影院看Gene Kelly的电影。住在简单的套房里,没有太多装饰,跟大多数的单身男人一样像

住在一个帐棚里。
      
   很显然的Leon没有什么人际网路。除了他的老板兼经纪人Tony以外,他唯一的朋友就是一盆生意盎然的盆栽。

「He''s my best friend. Always happy, no questions. It''s like me, you see...no roots.」没有根的人跟这个社

会不能也不需要有什么剪不断理还乱的纠葛。有的时候,他就彷佛是人际关系中的黑洞,反射不出任何的光线,没有身份

认同,消失了不会有任何人发现,出现了还是不会有任何人察觉。当整个宇宙都围绕著他旋转崩解时,只有他是蛮不在乎

、甚至是浑然未觉的,因为周遭的环境、人们对他的评价,都不是他关心的焦点。
      
   邻家的小女孩Mathilda,对他来说就是一个邻家的小女孩而已。他与她的短暂对话不是出於关心,递过去的手帕也不

是出於疼惜。那些都只是没有感情、很单纯的动作而已。是善意的表现,但其中却没有半丝温暖。
   「Is life always this hard, or just when you''re a kid?」
   「...Always like this.」
   他只是说实话而已。你通常不会这样安慰人的。可见Leon对她没有感觉(但是,somehow,听到这种话让我觉得很镇

静、被抚慰)。
      
    Leon去电影院看Gene Kelly的歌舞片时,我发现一件很有趣的事。「我看不懂歌舞片。我不明白为什么歌舞片里的

那些人会突然就又唱又跳的,没有任何理由。」Lars von Trier在他的诡异新作【在黑暗中漫舞】(Dancer in the Dark)

里让一个角色这样说。另一个在Lars von Trier之前没人敢胆挑战的事实,就是歌舞片里的世界永远快乐、光明而充满希

望。你瞧,Gene Kelly穿著溜冰鞋怡然自得地滑过人行道,侧靠著邮箱悠闲地唱歌,无视於身边所有路人投射而来的眼光

。如果他是女的,这段影像正好就是轻舞飞扬的具体写照,比起台制电影版好上一万倍。
      
   而他唱什么呢?张大耳朵仔细听:「Why am I feeling, when things could look black, that nothing could

possibly go wrong? This has been a most unusual day. Love has made me see things in a different way.」
      
   你应该已经看出这段歌词的伏笔了。但我看到的,是一个非常讽刺的安排。Leon出门看电影前,站在门口听著

Mathilda的父亲在房内大声吆喝咒骂;Leon看完电影回家,看到的是流著鼻血的Mathilda。当Leon一脸痴痴地著迷於Gene

Kelly的美妙歌舞世界时,在电影院的外面,一个残酷而没有音乐的现实世界包围著每一个人。如果有人脑中自有音乐,【

在黑暗中漫舞】的Selma脑中的魔幻音乐,也被Stansfield的Beethoven杀人前奏取代。
      
   Leon的後现代标签甚至被Gene Kelly这一小段的出现更加强化了。Leon走在路上,没有任何人会去瞧他一眼;Gene

Kelly在人行道上溜轮鞋,每个人都投射过去异样的眼神,诧异也好,欣赏也罢,并不曾使他的舞步凌乱。你想是什么让

Gene Kelly飞扬呢?年轻的心吗?其实不管是什么,Gene Kelly都是让人羡慕的,因为他不但视若无人,还极其自然,一

点都没有勉强的感觉。他所代表的,正是那种就算身处在漩涡当中也能自得其乐的人种,而且他不需要跟这个世界切断一

切的关系以保持自身的清楚明白。
      
   这却是後现代的Leon无法做到的。当Mathilda站在Leon的房门口,请求他开门时,我们看到Leon的挣扎,可是在他脸

上,我读到的不是善恶的交战,而是一种不堪其扰的烦躁。他对这个小女孩没有感觉,而收容她无疑是让麻烦进门。他的

心理状态其实跟是不是要开门应付一下那个看起来很辛苦很卖力的推销员差不多。从某个角度来说,Mathilda也是推销员

,卖的是她自己的一条命。而就像那些凹不过推销员的舌灿莲花,买下一堆垃圾的人们,有时会有想把买来的垃圾全丢出

去的冲动,Leon一度想用枪轰掉Mathilda的脑袋,省烦。这个小女孩扰乱了他原本平静的生活(没错,杀手也有属於他的

平静生活,我相信你也看到了)。
      
   「Is life always this hard, or just when you''re a kid?」
   「...Always like this.」
   在看了Gene Kelly的电影之後,说这种话,没有比这更讽刺、更酸涩的了。
      
   相对於在很多方面都很孩子气的Leon,Mathilda不是早熟而是成熟世故。「I finished growing up, Leon. I just

get older.」不要被她十二岁的年龄欺骗了。我认识Claire的时候,她还不满十六岁,可是通情达故、圆滑机灵的程度,

远远超过所有我直接或间接认识的女人。算那些美国影评人倒楣,没看到这句被剪掉的台词,才会迷惑於小女孩的年龄问

题,而老是觉得这个类恋父情结(Electra complex)的爱情故事太难以下咽。
      
   後现代主义的英雄Leon,与现代主义的英雌Mathilda的相遇,所带给他精神上的刺激与冲击,非常的活性化。
 「What''s your name?」
   「Leon.」
   「Cute name.
   「Leon, what exactly do you do for a living?」
   「Cleaner.」
   「You mean you''re a hit man?」
   「...Yeah.」
   「...cool.」
    No,你非得要看看Natalie Portman怎么样目不转睛地说「cool.」,然後再看看Jean Reno怎么样带点出奇不意的错

愕回望著她。一段在平面上软弱无力的简短对话,被他们无懈可击的演技赋予了生命。一直是透明的Leon(「冷血杀手」

只是观众自己上的涂装而已。我知道Leon一点都没察觉到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是这样子)被赋予了符号,得到了简短的

正面评价,这是他的後现代气息崩坏的开始。
      
   後现代...我知道很多人看到这三个字就抓狂,就有想要指责把这三个字丢出来电人的发声人的冲动。其实什么是後

现代,一点都不难(虽然用这个写论文的研究生一定不承认),简单来说就是「我知道到目前为止的这些东西都不行,都

是错的、有问题的、不完美的,我们要丢弃这些狗屁倒灶不理它。啊?你问我什么才是对的、没问题的、完美的?我,我

凭什么会知道?!我还指望你告诉我咧,送你个阿鲁巴」。因为不知道何去何从,就只好漂浮在那里;因为不确定要的是

什么,你就不知道要往什么方向努力。
      
   不识字的Leon当然没听过什么是後现代,但他确实无意识地活在後现代里。他干杀手这一行,不是为了从中得到乐趣

,或是自我价值的肯定,而是因为他只会这个。对他来说,生命就是如此,做一份工作养活自己,看看电影、每天喝两瓶

牛奶、悉心照顾他的盆栽。他不会去想四十五岁以後面临中年失业的危机,因为想也没有用,也不会去思考他是不是拥有

一个快乐的人生,因为他从未尝过生命的喜悦。
      
   我个人认为後现代是一种有点病态的逃避。偶尔後现代一下不错,扬弃一些既定的事物,拒绝被符号定义。但你不能

一直漂在那里,跟周遭的一切保持断裂的疏离。那是病态的孤立(isolation),跟存在主义所讲的,追求自由度的孤立截然

不同的。Leon说他是没有根的人,真意在此。那就是为什么我说他是後现代的英雄:他的孤立是病态的,但他很幸福地并

不为此苦恼,也不企求妄想别的。
      
   Mathilda,相反地,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要的东西。「I don''t give a damn shit about sleeping, Leon. I want

love...or death. That''s it.」她背著猪头父亲偷抽烟、冒著被烂姊姊殴打的危险把电视转台看卡通。下定决心要为弟

弟报仇之後,她就缠著Leon教她「清洁工作」的技能,谈条件,讲生意,还毫不犹豫地抓起桌上的枪,对窗外胡乱开了六

枪以明志。「Bonnie and Clyde didn''t work alone; Thelma and Louise didn''t work alone. They were the best.

」一个在1994年的时候12岁的女孩,会知道Bonnie and Clyde...
      
   李安觉得玉娇龙才是【卧虎藏龙】里真正的英雄。「她敢爱敢恨,不顾一切。这是属於坏人的情感,只有坏人才能这

样子。但她真的是英雄。」Mathilda也是【终极追杀令】里真正的英雄,就如同Claire是我个人的英雄。这几个女孩子共

有的特质是:爱恨分明、不怕尝试、用自己的身体去冲撞看似牢不可破的观念。旁人会觉得这些女孩很可怕,因为无法预

测她们的行为,不知道她们在想什么,难以把她们驯服在体制内。但她们其实很单纯,只是想要「爱」而已。大部分的人

在现代或是後现代的悲剧中跟死了没有什么差别,只有她们这些「坏人」还带有生气。
      
   我不知道那些用後现代主义麻醉自己官能,甚至以此为傲的笨蛋,看到他们的英雄Leon与Mathilda谈恋爱,会有什么

样的感想。一个以反对现代主义为出发点的意识型态,被现代主义正面粉碎其价值,这不只是异化、不单是讽刺,而是近

乎荒谬。可是虽然我也不怎么喜欢现代主义的导向,但看到没有灵魂、殭屍般的类後现代以及伪後现代主义的灰飞湮灭,

我心里的感觉不只是喜悦、爽快,甚至是一种救赎,「悲剧净化」之类的作用。
      
   在原先的美版里,你看到Mathilda如何需要Leon保护她的性命;在DVD的导演版本里,你会看到Mathilda如何把Leon

从那片近乎荒芜的心灵沙漠中拯救出来。被Columbia Pictures剪掉的二十四分钟,绝不是如他们声称的是一些小细节

(small things)。补上这些桥段,原本显得有点硬凹、做作的爱情故事,变得极流畅自然、顺水推舟;许多本来看起来别

扭的场景,因为前後文的「补齐」而开始讲得通了;一些需要伏笔才能发挥作用的设计,也在这个较为完整的叙事结构里

得到动力。
      
   最重要的是,把这些看似不重要的枝节接回去後,这部电影从一个参杂著几场精彩紧凑的动作场景的爱情故事,或是

一部有著另类怪异的爱情故事的动作片,升级为探讨孤独灵魂之间的互动、末世纪的解放与救赎的启蒙之旅(journey of

initiation);从单向的受害者--保护者关系,延伸为双向的依靠与安慰;从平面的杀手生活,转化成立体的性格成长。性

格已经成长完成,只有年龄增加的Mathilda,终於遇到她所追求的放手一搏;年龄已经够老但依然青涩的Leon,因为遇到

了Mathilda,得到他或许终其一生都不会有的成长与满足。若非如此,那盆他视为挚友,不断出现的盆栽,到後来不会交

给Mathilda搬运、照顾,在情势最危急的时候,他冒险救下的盆栽也不会托付给Mathilda带走。再蠢的观众都不会对那个

盆栽视若无睹,但在盆栽後面的寓意,观众能体会多少,端视他对故事的了解度而定。少掉这些被剪掉的尺数,观众的损

失真的很大。
      
   你可能已经看过【终极追杀令】,可能跟我一样本来就很喜欢这部电影。但DVD版本实在是有力太多了。Far more

powerful. 我看到最後Mathilda挖土种树的镜头,「We''ll be safe here, Leon.」感觉跟两年前我看美版时截然不同。

这两年发生很多事(I''m not old enough, and I havn''t finished growing up yet),使得我变得难以抽离这部电影

的意境,但还是能分辨那二十四分钟的差异。如果你想看,或是你想要「再」看这部电影,你要做的就是去弄一部没有区

码限制(region-free)的DVD机,上Amazon订购Region 1或Region 2的「Leon--The Professional (Uncut International

Version) DVD」,然後把你手上的美版copy丢到垃圾桶里----Just as I did.
      
   这部电影会让你看到编导合一的力量、亲耳确认电影配乐的价值、体会入木三分的演技、见证光影及声响交织的人生

有别於文字的描述、最後了解电影这个艺术的形式是为何而存在的。对了,我决定不浪费时间在演技论上。Jean Reno完美

无瑕(flawless)。Natalie Portman完美无瑕(我从未看过这么会演戏的童星)。Danny Aiello完美无暇(即使戏份很少)

。Gary Oldman...就算不是完美无瑕,至少极有特色。A must-see.
      
   最後我要说的是:这不是一部杀手与小女孩的跨世代爱情片。这是一部关於个人救赎的电影。不是在片尾的植树、或

是在大批警力的围城下生离死别的对话,而是早在一个小时前的俄罗斯轮盘游戏时,救赎就已经出现了。
   「...What''s it to you if I end up with a bullet in the head?」
   「......nothing.」
   「......I hope you''re not lying, Leon. I really hope that deep down inside there''s no love in you.

Because if there is...just a little bit of love in there for me...I think that in a few minutes you''ll

regret you never said anything.」
   Mathilda把枪口抵著自己的头。
   「I love you, Leon.」
    砰!
   「......I win.」
      
    类似的情节我跟Claire也玩过一次。该怎么说呢?真是救赎。
    I want death. I want love, too.


转自:http://www.cnblogs.com/gumupai/archive/2006/03/05/343552

相关问答

更多
  • 如果正确使用原型也不错。 困难在于,Perl的原型不能像人们经常期望的那样工作。 具有其他编程语言背景的人倾向于期待原型提供一种检查函数调用正确的机制:即它们具有正确的数量和类型的参数。 Perl的原型不太适合这个任务。 这是滥用是坏的。 Perl的原型具有单一的和非常不同的目的: 原型允许您定义行为像内置函数的函数。 括号是可选的。 上诉是强加在论据上。 例如,你可以定义一个这样的函数: sub mypush(\@@) { ... } 并称之为 mypush @array, 1, 2, 3; 而不需要 ...
  • 您希望以模态方式显示它,因此请使用ShowDialog()而不是Show() 。 就这些。 例如: using(var frm = new AboutForm()) { frm.ShowDialog(this); } 重要的是:当使用ShowDialog ,关闭表单不会Dispose()它,因此using ; 看MSDN: 与无模式窗体不同,当用户单击对话框的关闭窗体按钮或设置DialogResult属性的值时,.NET Framework不会调用Close方法。 相反,表单被隐藏,可以再次显示, ...
  • 这是因为LG LEON H345上没有 autofocus ,你已经在清单中将它作为必填字段: 如果您将此更改为下方并重新上传,则会显示: 有关更多信 ...
  • 我没有意识到引入一个前提条件的方法,该前提条件明确地说“此函数终止(在给定的参数处)”。 你应该试着找出一个更高级别的谓词,它等同于那个。 在你的情况下,这不会成功,因为你不能给出一个可计算的谓词来确定无类型lambda演算中的一个术语是否具有正规形式。 虽然不是全部都丢失了:这里通常的方法是引入BigInt类型的额外“燃料”参数。 它表示要执行的最大减少步骤数。 在每一步中,您将燃油减少一个。 如果燃料为零,则中止递归并返回None 。 这将使你的函数终止。 但是,你总是需要提供“足够大”的燃料。 通常燃 ...
  • 请尝试(调整A$1:A$100以适应): =SUBSTITUTE(IFERROR(INDEX(A$1:A$100,SMALL(IF(LEFT(A$1:A$100,6)="Photo ",ROW(A$1:A$100)),ROW(B1))),""),"Photo ","") 使用Ctrl + Shift + Enter输入并向下复制,直到出现第一个空白单元格。 您可能希望使用参数替换Photo 。 比如在D1中输入Photo ,而不是: =SUBSTITUTE(IFERROR(INDEX(A$1:A$10 ...
  • 在xlang转换阶段之后查看(简化)编码,我们得到以下结果: def negate0(a0 : Boolean): Boolean = { val b1 = true val b2 = false b2 } ensuring { res19 => res19 != a0 } 第一个b1对应于初始化var b = true 。 引入第二个b2以对应于赋值b = false 。 不幸的是,XLang没有对&&和||做任何特殊处理 运算符意味着它将提取子表达式中的所有 ...
  • 您可以强制ANR对任何属性进行精确匹配 “任何”是这里的关键词。 这两个帐户都有由anr搜索的属性,完全匹配“leon”。 Surname : Leon SamAccountName : leon You can force ANR to require an exact match on any of the attributes "Any" is the key word here. Both of those accounts have attributes that a ...
  • 你似乎认识到这是一个糟糕的数据结构。 您应该有一个联结表 - 将整数列表存储为分隔字符串不是SQLish数据结构。 有时,我们会遇到其他人糟糕的设计决策。 这是你可以做的一件事: select t1.type, t2.name from table1 t1 join table2 t2 on ',' + t1.value + ',' like ',%' + cast(t2.id as varchar(255)) + '%,'; You seem to recognize that th ...
  • ShaggyInjun,我认为你正在寻找与以下内容相符的内容: //dataOptions[id] //dataOptions[id="id2"] 我最近编写了一个名为“defiant.js”的js-lib - 可以使用XPath对JSON结构进行查询。 要在此上下文中输入 - 我已在此页面粘贴您的JSON数据: http://www.defiantjs.com/#xpath_evaluator ...并在视觉上测试了不同的XPath查询结构。 评估者突出显示JSON及其XML对应的匹配项。 我希望你找到 ...
  • 您没有完全指定您的问题,但我想您希望根据操作系统版本动态加载该功能。 要确定操作系统版本,可以使用GetVersionEx 。 要动态加载函数,首先使用LoadLibrary检索其DLL的模块句柄,然后使用GetProcAddress检索函数的函数指针。 您需要将该函数指针强制转换为正确的原型。 You didn't quite specify your question, but I suppose that you want to load the function dynamically based ...